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職稱評審結果公布,39年來全身心撲在教學一線的裴金萍晉升為教授。
作為一名教學為主型教師,裴金萍潛心教學,但科研項目及論文一直是她的短板,如果按照往年的職稱評審條件,是不夠申報資格條件的。
“本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以副教授來畫句號的,沒想到在新政策下,我竟然評上了正高職稱。”裴金萍高興地說,“這給我們教學為主型教師吃了一顆‘定心丸’。”
裴金萍口中的“新政策”,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今年實施的職稱評審新辦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職稱評審新辦法對人才進行多維度評價,破除了對老師片面的、狹隘的評價體系,拓寬了人才成長路徑,對廣大教師在職業規劃上堅持追求理想、發揮特長、提高水平、展現才華起到了鮮明的導向作用。
分類評價,拓寬職稱晉升通道
多年來,職稱評審中的論文至上“指揮棒”,使得高校“重科研輕教學”成為痼疾,催生了“教得好不如寫得好”“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等論調。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事處處長楊耀榮說:“新辦法明確了改進人才評價的方式,提出‘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注重考察各類人才的專業性、創新性和履責績效、創新成果、實際貢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把職稱評審教師系列分為教學為主、教學科研、科研為主和科研推廣等類型,又根據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研究類型設置農學、工學、理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風景園林藝術、體育等類別,并分別制定各有側重的業務評價條件。
除了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論文的政策制定原則,此次職稱評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別堅持分類評價機制,實現多元評價。
該校人文學院教師張紅,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被聘為副教授。后來,由于學歷限制,始終沒有上升通道。根據新政策,此次張紅順利通過教授職稱評審。
水建學院副教授張耀哲因為解決了工程技術難題,取得了標志性成果,成功晉升高一級職稱。為了評選的公平和科學,該校從國內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邀請多位知名同行專家,對成果進行評價,大家對張耀哲的技術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經管學院教師石寶峰,積極建言咨政,撰寫的咨政報告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并寫入國務院相關文件,被破格晉升教授。農學院教師孫道杰由于育成國審小麥品種“西農585”“西農9718”,被聘為研究員。
由于推行新的職稱評價體系,今年,該校數學學科有3個副教授晉升為教授,物理學科有2個副教授晉升為教授。“這要是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不唯論文、課題,不搞‘一刀切’,實現學科分類評價、工作性質分類評價,此項改革拓寬了教師職稱晉升通道,有利于人盡其才。”談起實施新辦法的初衷,楊耀榮說。
質量為上,鼓勵人才脫穎而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立了職稱評審“綠色通道”,以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導向,對工作業績和學術成果突出,特別是在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方面成績突出,在科研和社會服務中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以及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教師,可突破任職年限、學歷等資歷限制,通過標志性成果等通道申報職稱,鼓勵教師原始創新和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引導教師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化藥學院青年教師母海缽,2016年進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由于工作業績突出,經綜合考核評價,被直聘為副教授。
“新的職稱評審辦法中直聘副教授的上升通道有4條之多,讓年輕老師不用再一味地等時間、熬資歷,這也給青年教師更多發展機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母海缽欣喜地說。
根據新政策,對科研推廣型教師進行職稱評審時,更加注重教師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帶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園藝學院蔬菜專家許忠民由于在蔬菜種植中推廣的技術足夠先進和實用,推廣覆蓋面足夠廣,讓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成功晉升正高級職稱。
“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傳遞了學術評價標準從論文的形式和數量向各類標志性成果的實際內容和貢獻轉變的價值導向,其目的就是鼓勵不同類型的老師潛心本職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出成果,服務國家和社會。”該校人事處副處長溫曉林說。
立德樹人 把師德作為職稱評定首要條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職稱評審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突出師德為先,設置了對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的測評環節。凡是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不過關的,實行一票否決。
職稱評審制度明確,強化立德樹人。嚴格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所有教師都必須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將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落到實處。將教育教學作為教師職稱申報資格基本要求,將班主任經歷和為本科生上課作為教師參加高級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同時將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各類競賽等工作作為職稱評審的業務條件。
“學校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單獨研究制定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標準,單列評審指標,單獨評審,這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是極大的鼓舞。”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鄧謹說。
“堅持科學分類,多維度評價,注重實績和貢獻,是學校職稱評審的目標要求。”楊耀榮表示,“學校將繼續在實踐中創新,在探索中完善,健全教職工各類考核評價機制,讓不同專長的老師都能在西農大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人生抱負和理想。”(程剛 唐生輝 楊遠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