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日前發布《陜西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發展情況》,已逐步形成具有陜西特色的“三大一院”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有力地支撐陜西省現代農業發展。
“十三五”以來,省科技廳通過集聚農業科研、教育、推廣及社會化農技服務優勢資源,建立了產學研協同服務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體系。以企業為主體、技物結合的“大荔模式”,以試驗示范站為載體的“大學模式”,以星創天地為載體的“大眾模式”,以科研院所為依托、引領地方主導產業創新發展的“院所模式”,即“三大一院”模式全面形成。
“三大一院”模式增強了農業科技服務有效供給,提高了農業科技服務效能,推進了農技推廣機構服務創新,強化了高校與科研院所服務功能,壯大了市場化社會化服務力量,基本構建起了具有陜西特色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十四五”期間,陜西應依靠科研成果、技術、人才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以增加農業科技服務有效供給、加強供需對接為著力點,以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效能為目標,促進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多元化發展,繼續在加快構建以農技推廣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等市場化社會化科技服務力量為依托,開放競爭、多元互補、協同高效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方面進行探索,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劉薇 王嘉)
|